原標題:2018年東莞市政府“一號文”出爐 聚焦生態環境和城市品質 3年后,看我“美麗東莞” 北極星環保網訊:自2013~2017年,廣東省東莞市政府“一號文”一直聚焦在實體經濟及產業發展等經濟領域,但今年,廣東省東莞市政府”一號文“首次將關注點轉移,以建設“美麗東莞”為題,將關注點聚焦到生態環境和城市品質上。 1月20日,廣東省東莞市政府召開2018年以來的首場新聞發布會,公布2018年廣東省東莞市政府“一號文”——《關于推動美麗東莞建設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環境需要的若干意見》。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白濤作為主發布人,對“一號文”進行解讀。 記者了解到,“一號文”共分為七部分,從多個方面提出20條政策干貨,并計劃在2020年底前,美麗東莞建設重點項目基本完工,長效機制進一步夯實。 意義:增強城市對產業人才的吸引力 “今年廣東省東莞市政府‘一’號文將關注點從經濟領域轉移到生態環境和城市品質上,這絕非表示東莞放松了對經濟發展、產業建設的重視程度?!卑诐硎?,相反今年廣東省東莞市政府“一號文”的主題是“加快經濟轉型推動高質量發展”,通過廣東省東莞市政府一號文的形式高度聚焦經濟領域,充分體現出廣東省東莞市委市政府對抓好經濟產業發展、生態環境治理、城市品質提升的高度重視和堅定信心。 廣東省東莞市政府“一號文”為何要將關注點聚焦到生態環境和城市品質?白濤表示,這主要基于三大考慮?!皬某鞘邪l展目的來看,這對改善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義?!卑诐f。 “而從區域發展格局來看,提升生態環境和城市品質對鞏固東莞先發優勢具有重要意義?!卑诐寡?。 此外,白濤解釋稱,從城市發展規律來看,提升生態環境和城市品質對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坝惺裁礃拥某鞘?,就有什么樣的產業,就有什么樣的人才?!彼硎荆骸拔磥?,東莞將更加突出城市對產業、科技、人才的引領作用,通過提升生態環境和城市品質,進一步增強城市對資源要素的承載力和對產業人才的吸引力,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p> 目標:分三步建設“美麗東莞” “一號文”提出,東莞將分三步建設“美麗東莞”。 一年扎實起步。盡快完善美麗東莞建設政策體系,建立科學高效工作機制,凝聚市鎮村三級和社會各界推動美麗東莞建設的強大合力。加快推進東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年)報審工作,理順截污管網建設和城市更新體制機制,廣深高速創新帶環境品質提升、TOD開發和連片“三舊”改造等美麗東莞建設示范項目全面開工。 兩年初見成效。2019年上半年前,美麗東莞建設重點項目全面開工,條件成熟的項目盡快動工,示范項目基本建成并有效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水、大氣、土壤、固廢污染治理取得明顯成效,完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創建工作。交通擁堵、“兩違”建設等城市病得到有效緩解,加快補齊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短板,市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明顯增強。 三年實現躍升。2020年底前,美麗東莞建設重點項目基本完工,長效機制進一步夯實。達到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的要求和標準,建成全國一流的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基本形成源頭預防、過程控制、損害賠償、責任追究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生態環境和城市品質實現躍升,東莞綜合承載力和區域競爭力明顯增強。 專家:建設美麗東莞也要注重產業的升級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教授林江表示,東莞市政府“一號文”聚焦“美麗東莞”體現了東莞對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視,“曾經,東莞的發展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因此給東莞帶來了比較嚴重的環境污染和空氣污染問題?!绷纸f,建設美麗東莞的舉動,正好說明東莞市政府已經深刻意識到環境污染問題的嚴重性,并將努力解決這一問題。 建設美麗東莞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問題?對此,林江認為,雖然建設美麗東莞主要是針對環境而言,但這其中也包含有和諧東莞的含義?!皷|莞是一個外來人口眾多的城市,在建設美麗東莞的過程中,除了要改善環境,也要對外來人口有足夠的重視,采取更多的財政投入和政策優惠措施,使外來人口也能融進東莞,這樣才能構建一個和諧的東莞?!绷纸f,如果能夠使外來務工人員能夠感受到東莞的美、東莞的溫暖,他們也會更愿意來到東莞發展,“而如果對外來務工人員有足夠的重視,那毋庸置疑,對高端人才也會更加重視,這樣才能起到吸引人才的作用?!?/p> 此外,林江建議,在建設美麗東莞過程中,也要注重產業的升級,通過產業升級改進經濟的發展方式,以達到高質量發展的目的,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解讀 20條政策 “一號文”共分為七部分,從規劃引領、補齊短板、提升品質、彰顯品位等方面提出20條政策干貨。其中,加強生態環境空間管控、建立綠色低碳產品標識管理制度、推進濱海岸線走廊景觀打造、加快廣深高速創新帶示范建設、出臺新型產業用地政策、組建城市更新基金、完善城市經營機制、開展綠色創建活動、打造特色多元旅游目的地等均屬首次提出的創新舉措。 關鍵詞:水污染治理 “一號文”提出,東莞將加快截污管網建設,同步開展接水通水工程,2018年新建截污管網不少于1300公里,到2020年全市截污管網總長度達5000公里。加大工程治污力度,2018年底前完成6家污水處理廠改擴建、35家提標改造以及首批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并將推動廠網一體化改革,到2020年污水處理率達到95%以上。同時,東莞將全面落實河長制,實現對全市河湖的精細化管理和保護。此外,東莞還將實施考核斷面水質保障工程,完成44條重污染河涌綜合整治示范項目,到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176條河涌整治任務,基本消除黑臭現象。 關鍵詞:交通 在交通方面,“一號文”指出,東莞將建立城市交通治理“1+3”工作機制,加快編制《城市交通發展白皮書》,實施交通治理年度行動計劃。同時,采取優化公交網絡、提升公交運行效率、道路微循環改造等措施,推動環城路等7個擁堵節點改造。 東莞還將加快構建精細化品質化綜合交通體系,全面動工建設軌道交通1號線,力爭完成軌道交通2號線三期工程立項,加快軌道交通2號線和莞惠城際沿線配套接駁設施建設,推動軌道交通1號線沿線配套公交場站規劃落地。 東莞還會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加快推進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以人為本的一體化慢行交通系統。 關鍵詞:廣深高速創新帶 “一號文”稱,東莞將大力推進廣深高速創新帶“1+1+11”示范建設。以廣深高速公路、濱海灣新區及沿線11個鎮街為重點,成立專項小組,制定示范建設實施方案,加快實施133項環境提升專項工程。率先啟動與廣州、深圳接壤地段環境提升工程,加強與廣州、深圳地鐵的互聯互通,高標準推進濱海灣新區規劃設計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水鄉新城等5個省級創新節點和南城水濂片區等8個市級創新節點,以及沿線14個產業類連片改造項目建設。抓好高速出口到各創新節點沿線創新氛圍營造,形成“串珠成鏈”創新空間。 關鍵詞:公園建設 到2020年,全市建成14個以上省森林小鎮。 根據“一號文”,東莞將加快“兩區一園”保護建設,優化整合5個林業自然保護區,推動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規范化建設和違法項目清理。 全面開展國土綠化行動,扎實開展森林公園和濕地公園品質提升工程,啟動黃江巍峨山等一批鎮街森林公園、東莞植物園二期工程、謝崗銀山和企石東丫湖等濕地公園建設,加快農業產業園、農業公園和小型農業園建設。 同時,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到2020年建成國家園林城鎮3個以上、省園林城鎮12個以上。到2020年建成廣東省森林小鎮14個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