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力推進飲用水水源地問題整改 9月12日下午,清遠市政府組織召開全市推進飲用水源保護區整治工作會議。省第三批第二環境保護督察組組長鄭毅生應邀出席會議并講話。清遠市副市長彭裕殿,市環保、交通、水務、農業等相關職能部門以及清城區政府負責人出席了會議。 鄭毅生要求,清遠市委、市政府要切實增強做好水源地保護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加強組織領導,落實責任分工,細化具體措施,嚴格按照時間節點要求倒排工期,多措并舉,全力推進飲用水源保護環境問題清理整治各項工作。 彭裕殿強調,全市各級有關部門要立行立改、全力以赴抓好水源地問題整治工作,加快推進違法建設項目及建筑整治、村莊生活污水截污工程建設等工作,確保按時完成整治任務。 會前,市政府組織市環保、交通、水務、農業、清城區政府等與飲用水源整治相關的單位,實地查看白廟村生活污水截污、游船碼頭排污整治進展情況。 記者現場了解到,白廟村位于七星崗飲用水源二級保護區,涉及335戶,戶籍人口1066人,常住人口356人,目前無污水管網和污水處理設施,該片區內的居民生活污水直接通過化糞池溢流排入溝渠,最終流入北江,對北江水質安全存在隱患,亟需進行截污。此外,白廟村附近的游船,存在部分廢水直排現象。 據了解,今年底前,清遠市需要完成3個市級飲用水源地、涉及102個問題清理整治任務,目前,部分整改任務進展緩慢。 ■ 責令違法排污企業立行立改 廣東省環保督導進駐東莞以來,截至11日,共向東莞轉交5批次94宗案件。東莞相關鎮街接到案件后,立行立改,依法嚴厲打擊各類環境違法行動。 9月8日,石碣鎮針對群眾反映“石碣鎮碧桂園紫宸府2期旁的高速路噪聲嚴重擾民”問題進行調查。經查,群眾反映的地點位于石碣鎮梁家村村路段,該路段西側為碧桂園紫宸府2期,該項目于8月30日完成住戶交樓手續。9月10日,執法人員到現場調查,發現37、38棟住戶靠近高速路段,該商品房內部建筑窗戶已安裝雙層真空隔音玻璃,但高速路隔音帶未施工建設。執法人員現場在不同樓層進行噪聲測試,發現高速路噪聲對居民有一定影響。執法人員現場約談該項目負責人,要求項目迅速采取措施,加快高速路隔音帶施工建設。該樓盤負責人表示已制定相關隔音措施方案,目前已向總公司申請并盡快落實施工,預計在10月30日前完工。 針對群眾反映“東城區九龍路匯豐水泥廠灰塵很大,搬水泥的聲音很大,附近居民到不敢開窗”的問題,9月8日,執法人員趕赴東莞市匯鋒建材實業有限公司進行現場檢查,九龍一號小區投訴反映問題主要來源于車輛進出及攪拌站作業所產生的噪聲及粉塵。針對攪拌站內生產性噪聲及粉塵問題,環保分局已多次聯同有資質的監測單位到現場檢查及對其生產粉塵、晝夜間廠界生產性噪聲進行取樣監測,并針對其粉塵噪聲超標排放、擅自增加生產線、污染防治設施設計不合理等問題作出相應處罰及限產整改決定。當日上午,環保分局執法人員現場檢查發現,該攪拌站已完成了限產期間的整改,將攪拌作業區覆頂密閉,并承諾每天21:30至次日7:00期間停止生產,同時已按要求將粉塵污染防治設施管道重新改造。 ■ 已辦結群眾環境信訪件37宗 截至9月11日,江門市共接到省第五環境保護督察組交辦的7批舉報案件共230件(重點案件18件),目前,已辦結37件(屬實5件、部分屬實30件、不屬實2件),辦結率為16.1%。處理情況:責令涉事企業限期整改10家、立案處罰4家、罰款20.24萬元 近日,新會區區長梁明建同志率領區委區府辦、區環保局有關領導分別到古井官沖工業區臨港工業園及會城啟超大道廣雅學校旁邊的梅江河進行現場督導。對新會古井官沖工業區臨港工業園工廠偷排廢氣案,督導組提出如下要求:一、要盡快委托第三方有資質監測單位對有惡臭氣體產生和排放的7家工業企業進行廢氣采樣監測,視監測結果再作進一步處理;二、各有關企業要提高認識,嚴格按照環保要求完善排污設施,確保達標排放;三、環保部門要嚴格落實環境監管責任,加強對臨港工業園內工業企業的日常巡查和監測,督促企業自覺落實環境保護主體責任,確保污染物達標排放。 隨后,督導組一行來到會城啟超大道廣雅學校旁邊的梅江河開展實地督導,并對該河段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提出明確要求:一、該河段已納入新會區新增黑臭水體治理清單,屬地政府及相關責任部門要加快開展上游河道治理,落實梅江東沖河、西沖河的清淤工作;二、加快新會大道以南片區城市污水管網建設并盡快投入使用;三、各河段責任單位需落實河道管理主體責任,尤其廣雅學校要盡快完成所屬河段的“五清”工作;四、區各有關部門要對沿河周邊廠企、農田和圍堤進行逐一排查,發現問題及時上報處理。 ■ 龍門一養殖污染問題24時內獲有效整治 9月10日上午,記者隨龍門縣環保部門工作人員到該縣永漢鎮龍泰逸園住宅小區旁一棄置養殖場看到,該養殖場位于住宅小區圍墻外,與住宅小區、三坑河堤相鄰。雖然養殖場內雜草叢生,圍墻角落處存留一間簡易的雜物棚以及零星水管雜物等物件仍散落在地上未清除,但畜禽養殖的狀況已得到基本整治,養殖場內并未聞到畜禽養殖的腥臭味。 據了解,該養殖場亂養亂搭案件是省環境保護督察組交辦案件。此前,有投訴反映龍泰逸園小區旁邊有一個養殖場排放臭氣,影響小區居民生活。9月6日,龍門縣接到省環保督察組交辦案件后,立即召集縣環保、畜牧等部門聯合永漢鎮政府于當天對該養殖場進行清拆整治和消毒防護,并根據畜禽養殖相關政策責令該養殖場負責人在9月8日前清場搬遷,并履行承諾不再養殖。 “當時工作人員在現場看到,養殖場內搭建了一些設施,經清點統計,場內大約存有280只鴨子,經工作人員進一步調查,現場未發現廢水外排現象,但場內存在腥臭味。永漢鎮副鎮長張偉平表示,該養殖場位于永漢圩鎮周邊,占地約300平方米,是大埔村村民自留地,原本有村民在此處種植蔬菜,前段時間被一養殖戶圍起來飼養鴨子。9月6日,永漢鎮委、鎮政府接到省環保督察組交辦案件后,嚴格按照案件督察的要求立行立改,即刻安排工作人員到場,第一時間對養殖場實施“一停、二清、三拆”處理。同時找到養殖場負責人,責令其當天就對養殖場內畜禽進行清場,并于9月8日前完成清場搬遷,在24小時內對案件反映問題實施了有效處理。 現場遺留的雜物棚以及零星水管雜物等將如何處理?面對記者的現場提問,張偉平表示,養殖場中存留的水管和部分未清拆設施將于11日上午組織有關工作人員進行清理。此外,靠小區圍墻邊建雜物棚的地點,永漢鎮政府將和當地群眾協商后盡快進行處理。截至目前,該養殖場已不具備再次養殖畜禽的能力。為杜絕亂養亂搭現象再次發生,該鎮會進一步加大環保巡查力度,一旦發現再次養殖行為,將對養殖場負責人進行嚴格處理。 ■ 督促落實中央環保督察發現問題整改工作 近日,省第一環境保護督察組一行前往乳源瑤族自治縣對該縣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工作情況進行督察,并詳細考察了2016年中央環保督察和2018年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過程中所提出的各項問題整改情況。 督察組一行在乳源縣政府工作人員的陪同下,現場走訪察看了南水水庫網箱養殖清拆情況和水庫周邊畜禽養殖清拆情況??h政府負責人現場向督察組詳細匯報了工作情況、工作進度和當前所遇困難,并表示將會盡快按照督察組的要求完成剩余工作。 從南水水庫離開后,督察組一行馬不停蹄地前往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現場走訪了避暑林莊溫泉大飯店、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道路建設過程中植被破壞區域以及早前關閉的兩個采石場,詳細了解該縣落實中央環保督察和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過程中提出的整改要求,現場聽取了乳陽林業局的工作匯報。最后,督察組一行還實地考察了生活垃圾處置、垃圾滲濾液處理與排放情況。 乳源方面表示,將貫徹落實好綠色發展理念,加強生態環境保護,高標準建設粵北生態特別保護區,筑牢粵北生態屏障。 ■ 著力構建四級環境監管網格 省環境保護督察期間,陽江市印發實施《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環境日常監管工作的通知》,要在全市進一步構建市、縣(市、區)、鎮(街)、村(社區)四級環境監管網格,實行分級管理。各級網格內部要實行“五定”,即定區域、定人員、定職責、定任務、定獎勵,做到“網格邊界清晰、責任主體明確、目標任務具體”。明確各級環境日常監管的目標任務,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無縫對接、全面覆蓋、責任到人”的原則,以市、縣(市、區)政府、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村委會(社區居民委員會)為責任主體,進一步明確各級環境保護職責,構建“任務明確、責任具體、考核公平、獎懲分明”的環境監管網格,確保全市環境監管工作不留死角、不留盲區、不留隱患。 《通知》要求繼續深化完善各類環境日常執法監管要求。各有關單位依職權進一步篩查管轄范圍內存在環境隱患的盲區及死角,實行動態監管。重點監管空置及廢棄廠房、土地、礦山開采場、海島、山林、各類生態嚴格控制區、國有農林場、各類自然保護區、各類風景名勝區。對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發現的重點問題進一步強化日常監管。